400-1801-670

向下滑动

蜂窝式脱硝催化剂运行注意事项
2025-09-02|康菲尔官网|3次浏览
回到首页

蜂窝式脱硝催化剂是脱硝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,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脱硝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。为确保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的高效、稳定运行,需注意以下事项:

 

一、温度控制

工作温度范围:蜂窝式催化剂通常有其特定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,一般建议控制在 320-400℃。温度过高,如超过 420℃,催化剂活性组分(如 V₂O₅)会加速烧结,孔隙结构坍塌,活性衰减速度加快。
低温防范:当温度低于 300℃时,烟气中 SO₃与逃逸氨易生成硫酸氢铵(ABS),堵塞催化剂微孔。尤其在机组低负荷时段,若温度低于 280℃,ABS 结晶速率提升 3 倍。因此,在低负荷运行时,需采取措施避免温度过低,如提前启动省煤器旁路或增加高温烟气再循环等。

 

二、操作参数监测与调整

流量、温度和压力监测:定期监测进出口气体的流量、温度和压力等参数,确保其处于设计范围内。通过实时监测,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,如流量异常可能影响脱硝反应的充分性,压力变化可能反映催化剂堵塞或设备故障等。
氨气投加量控制:根据排放要求和系统运行状况,合理调整氨气的喷射量。氨气喷射量不足会导致脱硝效率低下,而喷射量过多则会增加氨逃逸量,不仅浪费资源,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,如生成 ABS 堵塞催化剂微孔。

 

三、防止催化剂堵塞

积灰吹扫:布置周期性吹扫的声波吹灰器或者蒸汽吹灰器,防止浮灰在催化剂表面聚集。但要注意吹扫频率和强度,过度吹扫会导致催化剂边缘磨损,如蒸汽吹灰每天不宜超过 3 次。吹扫顺序应按 “反应器顶部→中部→底部” 进行,避免上层积灰掉落堵塞下层孔道。吹扫后需对比进出口压差,正常降幅应在 10-15%,若压差不降反升,需检查是否有块状积灰卡塞。
避免水汽凝结:在运行期间,应尽量降低水或硫酸凝结发生的时间、频率和数量,防止反应器内和烟道内的凝结水流到催化剂单元上,因为水汽凝结可能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发生腐蚀。

 

四、防止催化剂中毒

避免毒性物质暴露:防止硫化物、氯化物等毒性物质与催化剂接触,这些物质可能会降低催化剂的效率。例如,烟气中的 SO₂含量过高,可能会与催化剂活性物质发生反应,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。

 

五、系统运行记录与停机维护

数据记录: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,如气体成分、温度、压力、投加剂量和氨逃逸量等。这些数据对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问题排查非常重要,有助于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停机维护:在停机期间,要对 SCR 反应器和催化剂进行检查并进行人工清理,如空气吹扫或吸尘,以清除催化剂表面上的飞灰。长期停机时,停机前 4 小时停止喷氨,升温至 350℃持续吹扫 2 小时,清除催化剂表面残留氨盐,防止氨盐结晶堵塞催化剂微孔。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在线咨询
电话咨询
400-1801-670
微信咨询
首页 服务领域 技术中心 联系我们